• <ul id="wmk6o"><dfn id="wmk6o"></dfn></ul>
  • <strike id="wmk6o"></strike>
    <fieldset id="wmk6o"><menu id="wmk6o"></menu></fieldset>
  • <fieldset id="wmk6o"><menu id="wmk6o"></menu></fieldset>
    <ul id="wmk6o"><sup id="wmk6o"></sup></ul>
    語言選擇: 中文 / EN
    關注我們: 微信/
    微博

    保繼剛:一場危機阻擋不住旅游業發展的步伐


    當前,隨著復工復產工作的有序推進,作為受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旅游業復工復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如何在疫情后踏上更加健康的發展道路?帶著問題,南方日報聯合廣東省旅游規劃與營銷協會、人民日報,共同對話長江學者、中山大學教授保繼剛。
    保繼剛認為,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超過了非典,恢復時間大體需要1年左右,但一場危機阻擋不住旅游業發展的步伐。當前很多觀點片面夸大了旅游業的損失,“報復性增長”也是偽概念,這些錯誤的觀點對旅游業發展是沒有益處的。
    他認為,要重新認識旅游業的脆弱性,反思當前投資過重的方式,把如何促進旅游產業恢復活力的重點,放在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務水平上。

    疫情影響研判

    ①對國內旅游業影響已超過“非典”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本次疫情對全國和廣東旅游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影響的廣度和深度如何?
    保繼剛:這次疫情造成全國甚至全球的旅游業的停頓,特別是亞洲的國家,其影響的廣度和深度是沒有先例的。新冠肺炎與2003年的非典,就目前研究的數據來說是不同的,雖然文旅部回應了景區分級恢復開放的問題,但還無法預測旅游業全面復工的時間點。
    現在能開業的基本上是和生活密切相關的行業,比如說雜貨店、蔬菜瓜果店、快遞等等,當前復工復產的行業,也主要集中在制造業。
    春節是傳統的旅游旺季,但是洶涌而來的新冠肺炎導致了旅游活動完全停滯。可以判斷,在春節期間疫情對旅游業的影響已經超過2003年非典。

    ②旅游業恢復至少需要1年時間
    南方日報:您預計影響時間會持續多久?
    保繼剛: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已經遠遠超過非典。非典期間,全球29個國家報告臨床診斷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而截至3月3日零時,全國確診80151例,死亡2943例,海外確診12010例,死亡184例。它目前是非典時期的10.9倍。目前看來,疫情防控已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國的新增確診人數穩步下降,廣東自2月16日以后新增確診都低于10人,3月2日新增確診0人,全國多個省市也都出現了新增確診0人的現象,但對于湖北來說,總體確診的量還是很大。
    從政府管制的角度來講,旅游業全面開業的時間還存在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盡管有些地方旅游景區開業了,但實際真正的游客不多,游客的信心恢復會有所滯后。同時,旅游業與其它行業相比,不是生活最必需的行業,所以旅游業開業的時間要滯后一些。
    在不考慮其它因素下,如果疫情在上半年結束,我們可以粗略地作出以下判斷:從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周期以及旅游市場自然發展規律來看,2020年下半年國內旅游會恢復性增長,到2021下半年恢復甚至超過2019年同期規模水平,旅游業的恢復時間大體需要1年左右時間。

    ③全球發展旅游速度將會趨緩
    南方日報:新冠肺炎疫情將會對國際旅游發展產生哪些影響?
    保繼剛:從國際上來講,新冠肺炎疫情相比起2003年的非典,影響是更大的。有兩個數據可以看出,WTTC世界旅游業理事會統計得出,2003年非典全球旅游業的損失是300到500億美元。2003年中國人出國旅游占全球總量1.5%。到了2018年,中國有1.77億人次出境旅游,占全球旅游消費16%。美國華人趙金林教授在文章中指出,據不完全統計,新冠肺炎疫情將會使得以依靠中國出國旅游為主要客源的東南亞國家短期旅游收入將減少30%。比如說泰國,中國是泰國的第一大客源國,中國游客的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2.7%。2019年,中國游客為泰國貢獻了180億美元的收入,而2020年1月24日到31日,中國游客下降60%,一周損失2.94億美元,預計泰國1月到6月的收入會減少97億美元。2019年中國游客占美國旅游人數7%,中國游客在美國的花費是340億美元。由于疫情爆發,美國將減少103億美元的旅游經濟收入。
    對于世界旅游來說,由于我國是世界旅游主要客源國,對世界旅游貢獻率在12%以上,本次疫情對世界旅游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就其總量影響而言,今年的全球旅游發展速度將會趨緩,增長速度會形成零增長或者負增長的發展態勢。

    ④一時危機阻擋不了旅游業發展
    南方日報:2003年非典疫情過后,旅游產業長期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在您看來,本次新冠肺炎疫情過后,旅游產業是否還能夠繼續保持高位增長?旅游產業的基本面是否會發生變化?
    保繼剛:從歷史上歷次“災難”(一戰、經濟大蕭條、二戰、地震海嘯、金融危機、“非典”)后的情況來看,旅游業都沒有消亡,不僅沒有消亡,旅游業在全球的經濟比重中占比越來越大。旅游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方式的體現。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旅游是一個永遠的朝陽產業,一時的危機阻擋不了旅游業的發展。這也是旅游業界同仁應該取得的共識。
    從旅游業恢復的角度判斷:國內旅游特別是短程旅游率先恢復,出境旅游恢復需要一定的時間,出境旅游還可能受到我國外匯收入的影響,與其呈正相關,入境旅游的恢復可能需要更長時間。與此同時,度假旅游、自然康養旅游將會有一個大的增長;城市旅游消費會更加活躍,都市周邊的鄉村旅游會有大幅度的增長;自然地理尺度大的地區和疫情不嚴重的地區,旅游會有較大的恢復;團隊旅游特別是長線團隊旅游恢復尚需要一定的時間,散客特別以自駕為主的家庭出游方式會有一個大的恢復,長線的旅游包車、旅游專列恢復將較為緩慢。

    產業發展思考

    ①不應片面夸大旅游業損失
    南方日報:現在很多媒體都在預測,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國旅游業損失或達萬億,您怎么看待這個判斷?
    保繼剛:對于國內的影響來說,我認為目前有一些媒體或者專家的計算是偏大的。他們的依據是根據2019年全國旅游收入的總量是6.5萬億人民幣來計算,而問題在于,6.5萬億又是怎么算出來的呢?另一個是攜程公布的數據,攜程發布了一個消息,預計2020年春節期間全國會有4.5億人次出行,旅游業收益不低于5500億。但是在這4.5億人次中,有相當一部分的人是回鄉,雖然都在“流動”,但是否也算在“旅游人”當中呢?

    ②“報復性增長”是偽概念
    南方日報:很多媒體和智庫都預測,疫情過后旅游消費市場大概率會出現2003年非典過后的報復性增長,你怎么看?
    保繼剛:會不會出現所謂“報復性增長”,要看以哪個階段的指標做參照,跟現在相比還是和去年同階段指標相比。跟現在比,它一定是報復性增長,因為現在是零。但是若你說跟去年相比,那就不一定,而且兩位數的增長就算是報復性增長嗎?我們應該更實事求是地來對待統計數據,來認識旅游業。各大旅游研究智庫也應該實事求是地做好深入調研,而不是人云亦云或者采用嘩眾取寵的說法,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措施,這是我們智庫應該做的。

    ③借機擠掉旅游統計的“泡沫”
    南方日報:如果說當前媒體對旅游業的損失預測是不科學的,我們應當怎樣更科學地了解統計數據?
    保繼剛:疫情后,我們應當借用這次旅游業“歸零”的機會,把統計數字的泡沫擠掉,實事求是地認識旅游業,引入地理尺度來進行統計,即按省、市、縣三級地理尺度來進行游客統計。當前的弊端是把眾多數據疊加在一起,一位湖南游客到了廣州、佛山、珠海,三地都將他算到游客數量里,最后匯總游客量,1個人變成了3個人,這將會產生疊加效應,從而導致數據與現實不符。引入地理尺度后,根據軌跡來統計外省到廣東的人數,我們可以更加準確地計算出外省游客的數據。
    數據也可能是泡沫。以學生為例,中山大學旅游學院一年級本科生中,80%的人有超過兩個手機號碼,家鄉一個讀書地一個,這樣的雙卡雙待,使得用電訊數據來計算的游客數量變相增加。另外乘高鐵和高速公路自駕的人,比如從廣州到昆明,途徑廣西和貴州被記錄為廣西和貴州游客,但實際上并沒有在廣西和貴州進行消費。以春節為例,返鄉人員被統計在游客數量上,但是其住宿和餐飲的消費會比正常的旅游者要低。因此,疫情之后對于旅游的研究以及決策來講,我們有機會從零開始,得到一個更加科學準確的數據。

    ④重新認識旅游業的脆弱性
    南方日報:很多人都說旅游是朝陽產業,但又是很脆弱的產業,我們應當如何認識旅游業的脆弱性?
    保繼剛:旅游行業有它非常脆弱的一面,任何突發事件對旅游業的影響非常直接且嚴重,行業風險很高。旅游產品不能儲存,不像汽車或者糧食,今天賣不了可明天賣,一個地方賣不了換個地方賣,這就是旅游業與其它行業相比脆弱的地方。因此,旅游需求是敏感的,旅游行業是脆弱的,但是行業脆弱不等于沒有生命力,不等于沒有未來發展的潛力。

    ⑤當前旅游投資方式過重
    南方日報:近年來,旅游業呈現出投資大、周期長的特點,但是脆弱性使得旅游企業的風險過高,我們應當怎樣看待這一問題?
    保繼剛:在談脆弱性的同時,學界最近談的比較多的是恢復力,也就是旅游地或產品在遭到危機之后的恢復能力。實際上,我們以往常說的旅游業特征——投資少、見效快、成本低,恰好與現在相反。在旅游發展的初級階段,實際上呈現了共享經濟特征。以陽朔為例,旅游業開始是用自家的門面賣啤酒和美食,騰空兩個房間做住宿,這就是投資少。后來經濟發展好了,追求五星級酒店甚至是國際品牌的酒店,變成了投資大,周期長,這樣一來,風險就大了,我們應該借此機會反思。
    因此,在對脆弱性和恢復能力的認知下,我們應該考慮旅游企業的不同方式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樣的。比如現在的民宿是越來越高端化,在面對疫情的時候,它的脆弱性就表現出來了。我們是不是更多的要考慮最早提出來的說旅游業投資少、見效快、效益高的靈活模式,也就是說,我們從學術上回到那種替代性發展、包容性發展思路上,而不一味地去追求投資額的多大?

    ⑥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務
    南方日報:在您看來,疫情過后,各級文化和旅游部門更應該從哪些方面制定和出臺有關政策,有效激發需求側市場,助力旅游業恢復產業活力?
    保繼剛:我更關注的是會不會有大規模裁員,會不會有很多人失業。旅游直接就業2826萬人,旅游直接和間接就業7991萬人,占全國就業總人口的10.29%。如果穩定了旅游業的就業,就很大程度上穩定了國家的就業基本面,使社會更加穩定。
    至于如何恢復產業活力,我覺得不需要政府太多激勵,只要經濟穩定了發展了,旅游業是會起來的。還有去年國家提到議事日程的“消費稅立法”,估計今年人大會通過并實施,這會激發地方政府從實質上重視旅游業發展,因為旅游消費可以直接體現在地方稅收。因此政府最重要的還是在控制好疫情之后,提供更好的公共管理服務,因為不管這次出現什么狀況,旅游的需求依然會存在的。同時,從產業的發展來看,要調整旅游供給體系建設的基本思路,以“+旅游”而不是“旅游+”的方式推進旅游供給體系的建設。

    圖文來源:南方日報

    原標題:《保繼剛:疫情對旅游業影響已超非典,恢復期1年左右

    作者:蔡華鋒、何芷珺(實習生)





    最新資訊:2020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廣東旅博會,CITIE)將于9月11-13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舉行。

     聯系我們 

    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組委會

    廣州廣之旅國際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國內展商 國際展商/International Exhibitors

    黃思敏女士/ Ms. Simmy Huang

    電話: +86-20-3743 6013

    郵箱: huangsm@gzl.com.cn


    關嘉儀女士/ Ms. Kyra Guan

    電話: +86-20-3613 0590

    郵箱: guanjy@gzl.com.cn

    黃俊銀女士/ Ms. Cola Huang

    電話: +86-20-3655 5049

    郵箱: huangjunyin@gzl.com.cn


    李明君女士/ Ms. Jasmine Li

    電話: +86-20-3613 9619

    郵箱: limj@gzl.com.cn


    上一條下一條
    •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版權所有COPYRIGHT:廣州廣之旅國際會展服務有限公司GZL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Exhibition Services Ltd.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ICP:粵ICP備10220875號(建議使用Chrome或ie9及以上瀏覽器和1280*1024以上的分辨率,以獲得最佳瀏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