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推動發展工業文化旅游新模式
為探索老工業城市轉型發展新路徑,以文化振興帶動老工業城市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國資委、國家文物局、國家開發銀行制定了《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實施方案》。
在主要任務方面,方案明確,推動老工業城市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是一項系統工程。老工業城市應從尊重歷史、尊重文化的角度出發,立足城市發展實際,學習借鑒國內外有益經驗,探索加強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打造“生活秀帶”的有效路徑。
方案提到,要開展資源認定管理。建立工業遺產分級保護機制,全面開展工業遺產的調查、評估和認定工作,摸清工業遺產底數,明確工業遺產構成,評估工業遺產價值,建設工業遺產數據庫,為科學規劃、分類保護、有效利用提供有力支撐。經認定的工業遺產清單及時向社會公布,具有重要價值的工業遺產及時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和珍貴可移動文物。加快甄別和搶救瀕危工業遺產,完善工業遺產檔案記錄,加強修繕保養。建立監測評估制度,開展工業遺產動態監測和保護利用效益評估。
此外,要推進重點保護展示。切實加強重點工業遺產本體保護和周邊環境治理,實施一批具有示范性、帶動性的工程項目,消除工業遺產安全隱患。依托價值突出、內涵豐厚的重點工業遺產,特別是已核定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工業遺產,開展工業遺產價值闡釋展示,弘揚工業遺產當代價值。支持老工業城市依托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其次,要完善工業博物館體系。支持設立重要工業遺產博物館、專業性工業技術博物館、傳統行業博物館等,利用數字技術開發博物館資源,建設智慧博物館。鼓勵設立省市工業博物館,推動建設分行業、分區域工業博物館體系。調動工業博物館利用館藏資源開發教育科普、文創、娛樂產品的積極性,推出各類工業文化主題展覽、社教研學活動與文創體驗活動等,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及產業模式。鼓勵各類學校結合課程設置組織學生到博物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
同時,要繁榮新業態新模式。將工業文化元素和標識融入內容創作生產、創意設計,利用新技術推動跨媒體內容制作與呈現,孕育新型文化業態。完善配套商業服務功能,發展以工業遺產為載體的體驗式旅游、研學旅行、休閑旅游精品線路,形成生產、旅游、教育、休閑一體化的工業文化旅游新模式。促進工業遺產與現代商務融合,改造利用老廠區、老廠房、老設施發展文化創意園區和影視拍攝基地,發展以工業遺產為特色的會展經濟和文化活動,促進工藝美術產品、藝術衍生產品的設計、生產和交易。
方案還提到,要拓展文化生活新空間。加快城市濱水地區港口和傳統工業區的轉型升級和用地更新,修復城市沿岸廠房、倉庫和其他歷史遺存,推動以工廠倉庫為主的生產岸線轉型為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強化博物館、美術館、紀念館等公共文化服務功能,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工程對公眾開放,提升城市公共文化服務能力。依托工業遺產建設一批主題突出的工業遺址公園、城市文化公園等,形成融入現代設計觀念、適應當代生活方式的城市人文景觀和公共開放空間。
方案還指出,要塑造城市文明新形象。推動工業遺產保護與城市形象提升相融合,將能夠凸顯工業文化特色的景觀標志納入城市建設規劃。支持工業遺產保護利用與文化節、藝術節、博覽會、體育比賽等交流活動相結合,舉辦工業遺產主題研討會和工業文物交流展,拓展工業遺產的價值普及和傳播推廣渠道,弘揚新時代中國特色工業文化。實施城市工業遺產品牌培育提升行動,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帶動性和影響力的工業遺產文化產品和服務品牌,提升城市品質,彰顯城市特色。
在組織實施方面,為做好推動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打造“生活秀帶”的工作,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務院國資委、國家文物局、國家開發銀行將加強溝通協調,從理論研究、方案設計、清單制定、重點項目、環境營造和宣傳教育等方面完善舉措,強化落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網
最新資訊:2020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廣東旅博會,CITIE)將于9月11-13日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A區舉行。
聯系我們
廣東國際旅游產業博覽會組委會
廣州廣之旅國際會展服務有限公司
國內展商
|
國際展商/International Exhibitors
|
黃思敏女士/ Ms. Simmy Huang
電話: +86-20-3743 6013
郵箱: huangsm@gzl.com.cn
關嘉儀女士/ Ms. Kyra Guan
電話: +86-20-3613 0590
郵箱: guanjy@gzl.com.cn
|
黃俊銀女士/ Ms. Cola Huang
電話: +86-20-3655 5049
郵箱: huangjunyin@gzl.com.cn
李明君女士/ Ms. Jasmine Li
電話: +86-20-3613 9619
郵箱: limj@gzl.com.cn
|